高價收購 台北 新北 新竹 台中 彰化 嘉義 台南 高雄 公共設施用地 建地 農地 畸零地 不收取佣金

常見問題

Q1權狀上地目是建地為何現在變成農地或是道路用地 ?
A ﹕地目起源於日治時代(民國前14年)「臺灣地籍規則」,日本政府為了建立完整的地籍資料,藉以增加稅收、促進土地利用,將土地分為若干地目,並自隔年起實施土地調查,依據當時的土地使用現況,作為地目登記的標準,也就是說,今天我們土地權狀上面所標示的「地目」,只能表示一百多年前這塊地是在種田還是蓋房子,沒有其他參考價值可言(自106年1月1日起全面廢除地目制度)。
Q2要如何知道我現在的土地是建地、農地還是道路地?

A ﹕依照現行的法規,我們可以把土地分為以下兩種:

1. 都市計畫範圍內的「都市土地」
判斷都市土地是建地還是農地,要查詢土地使用分區,依各都市計畫的不同,有不同的使用限制,大致上分為:農業區、住宅區、商業區、工業區、公共設施(道路用地、公園用地、機關用地)等。

2. 在都市計畫內的「非都市土地」。
判斷非都市土地是建地還是農地,則要去地政事務所申請「土地登記簿謄本」謄本上面會載明這塊地的「使用分區」跟「使用地類別」(或稱「編定」)。非都市土地總共有11種分區,19種編定,各有不同的適用限制。

Q3公共設施用地(道路用地/公園用地/人行步道/兒童遊戲區...等)能做什麼?
A ﹕公共設施用地對於地主最大利益莫過於容積移轉使用(一般大多是建設公司及開發商使用),行情部分也是隨著使用分區上註記的都市計畫、區域發展的熱度及供給需求而有所不同。
Q4我的土地有多少價值?

A ﹕是的 這是每位地主最在意的事情,因為土地的種類繁多,所以必須先確定土地類別(使用分區)、土地持有面積(持分比例)、土地現況(有無占用、有無鄰路..等),詳細評估了解您的土地後,向您回覆可收購的價格。